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要闻

公司要闻

藏书报组织专家深研史上“河北人的琉璃厂”

时间:2014/12/8 9:24:55点击量:1910次

传承文化薪火  促进地域融合

藏书报组织专家深研史上“河北人的琉璃厂”

  12月6日,由藏书报牵头组织的“中国古旧书文化传薪者——琉璃厂之冀州人”座谈会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文化、藏书、新闻、出版界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就百年琉璃厂旧书业辉煌与河北之关联,就历史上的河北人,特别是原冀州人在琉璃厂旧书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今天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传承文化薪火,促进地域融合,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等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被称为“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第一街”的北京琉璃厂,是一块文化蕴涵丰富的宝地,历史悠久,举世闻名。在其几百年的兴盛繁荣过程中,河北人功不可没。特别是涵盖今衡水、邢台、石家庄主要和部分地区的原冀州,更是走出了成就于琉璃厂、也支撑了琉璃厂的众多建树丰硕、名震宇内的古籍鉴定、文物修复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如孙殿起、孙瀛洲、张泰恩、雷梦水、陈济川、王富晋、郭纪森、吴希贤、刘九庵、王文昶等等。这些曾经造就了来薰阁、邃雅斋、文奎堂、效贤阁、富晋书社等等商号老店的大师级人物,至今备受业内和学界尊崇。

  与会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认为,以诚为本、以信立命的处世哲学和经商之道,是琉璃厂的河北人文脉厚重与圣贤之风盛行的集中体现;亦商亦文、以文会友的人文情怀和书生意气,是其把对文化的崇拜与敬仰贯穿事业始终的精神核心;重道担当,以义取利的仁者之风和豪侠之气,则是其人文特性与儒商操守的典型表现。

  大家认为,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也包括在内,让京津冀文化重新链接,更多联系,对北方文化复苏会起到很大作用。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央极力促进传统文化回归,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抓住时机,需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勇气。大家一致认为,京津历史上古旧书业、古玩行业中的冀州群体,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回顾历史、追寻遗迹,对于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藏书报》总编辑潘海波表示,藏书报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类专业报纸,将更加努力地致力于关注、研究、挖掘、弘扬传统藏书文化,有决心为京津冀三地的文化融合,以及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建设做更多增砖添瓦的事情。

  92岁的国宝级古陶瓷鉴定大师耿宝昌、87岁的古旧书经营专家种金明,以及毛佩琦、贾文忠、陆昕、杨良志、彭震尧、李国庆、方继孝、谢其章、曹式哲、常海成等共20位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做了重点发言。

  座谈会由藏书报联合冀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藏书报编辑部 张维祥)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开始前耿宝昌先生对潘海波致辞进行指导

 

耿宝昌先生现场为《藏书报》活动题字:大家云集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