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泊然文集》
林希说过,最先享受写作愉悦的人,只能是作家自己。拥有文学这份财富的人,当然也是作家自己。写作作为一种奉献,绝不同于体力劳动者的奉献,也不同于世人以愉悦他人为目的的奉献,而是呼唤更多的人与自己一起分享写作的愉悦,分享这份精神的财富。当泊然欣然将《泊然文集》(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赠与我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写作的愉悦,真实触摸到了她愿与友人分享的心绪,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愉悦的。
泊然的文章是饱含气韵的,读她的散文便可知晓。四时之景,世间万态,她都能以生命去契会,静默参悟,合天地之节奏,得自然之精神,形诸笔端,达于对生命意义的传达。气韵何以来,来自于心灵与世界的吞吐,生发于不可言传的悟性,重要则在于智慧,泊然是有这种智慧的。写白菊残荷,雨雪雾虹,禅心亲情,她的散文都能做到随物以婉转,与心而徘徊,收摄凝结,营造一个充满生命体验的新世界,引起读者的记忆、想象、感动和顿悟。六年前认识泊然,有幸得其赐文,在自己所编的一本杂志上陆续刊载,随即引来众多报刊转载,被众多读者所欣赏所品味。看似容易成却难,泊然的散文之妙,在于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这缘于她的才情、悟性与意趣。面对充满喧嚣和纷扰的世界,面对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她用自身的睿智与灵光换就心神的宁静和生命的安详,正如她文中所说:“宁静的世界有许多没有被我们了解和认识,宁静的美好有许多没有被我们发掘和体味。宁静的声音真美,宁静的世界也会令人向往。”
泊然的作品是有鲜明个性的,读她的诗歌便可体会得到。她充满热情,将真实的生命融入诗作,细腻地表现出来,形成特异的情调和风格。散文是谈心,诗是歌唱,泊然的确是在歌唱,自由地无拘无束地歌唱。诗歌是从她心底发出来的声音,独立于尘世嘈杂之上,又普遍感动着读者,彰显着作家独有的个性和风格,含着人生和生命的真义。由此,树叶花蝶,一景一物,她都用心去感受,凭着敏锐的观察、灿烂的想象、精准的创造,以个人之生命体验创造出独特的意象,具体鲜明而又蕴藉丰富。作家在《枯叶蝶》一诗中写道:“你外表的枯萎,贯穿生命的始终,你内在的飞翔,纵横灵性的天地。你以独特的存在,诠释了凋零的美丽,你以别具的形态,演绎了生命的极致。”这诗句是对生活和岁月的智慧的提升,可爱可贵,美丽沉实,温暖如灯。
文集里还有三十多封家书,是泊然写给孩子的,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弥漫着母亲的幸福,读来着实让人感动。她教会孩子享受过程,善于选择,学会相处,懂得欣赏,体会真爱,让孩子慢慢长大,体味人生中每一个阶段,领略旅途中每一道风景。她就像经典绘本《安的种子》里的安那样,面对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希望和期许,有从容和等待,有陪伴也给予自由,春天播种,然后生根发芽,直至那个盛夏的清晨,美丽的莲花璀璨盛开。
每个人都心揣着千年莲花的种子,而《泊然文集》里就有这种子生根发芽所需要的空气、水分和阳光。(《少年素质教育报》编辑部 曹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