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业内资讯

业内资讯

专家解读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0-9-4 16:55:54点击量:1164次

选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日期:2020年9月4日

  作者简介

  刘志强,编审,上海大学期刊社副社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学报编辑论丛》主编。

  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刷质量四项,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其质量为不合格。本文重点解读出版形式质量。

期刊出版形式质量的相关标准

  关于期刊出版形式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第1部分:CN》(GB/T 9999.1—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第2部分:ISSN》(GB/T 9999.2—2018)、《期刊目次表》(GB/T 13417—2009)、《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2009)、《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T 3259—1992)等。笔者从上述规范中提取了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整理如下:

  (一)封面编排的标准和规范

  1. 封面的定义:期刊的外表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

  2. 刊名应因其字体、字号或编排而易于识别,不和其他与之相伴的细节混淆,无歧义。

  3. 广告、插图等不得对刊名构成干扰。

  4. 封面中其他信息的字号应不大于刊名字号。

  5. 当刊名不能确切反映该期刊主题时,应当用一副刊名补充表达。副刊名应紧随刊名,格式应有明显区别。

  6. 刊名在期刊中任何地方出现都应一致。

  7. 期刊可有统一的其他语种的并列刊名,两者同等重要。并列刊名次序在各期之间应保持一致。

  8. 中文期刊应加注刊名的汉语拼音,可印刷在封一,或者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内。

  9. 外文期刊应在封一同时刊印其中文刊名。

  10. 变更刊名应从新一卷(年)开始,原刊名应在显著位置出现至少1年。

  11. 期刊的封一上应标明以下项目:

  • 刊名,包括可能有的副刊名和并列刊名;

  • 出版年、卷号、期号,或出版年、期号;(按照新规定,须增加月份)

  • 主办者(刊名已表明主办单位者除外);

  • 出版者(必要时);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按GB/T 9999的规定);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部分)条码(按GB/T 16827—1997的规定,优先位置为封一的左下角,也可为封四的右下角)。

  前缀码,3位数字,977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指定给ISSN专用的前缀码。

  数据码,7位数字,是不含校验码的ISSN部分。

  年份码,2位数字,以公历年份最后2位数字表示。

  校验码,1位数字,根据GB 12904—91附录A的方法计算得出 。

  附加码,2位数字,表示连续出版物的系列号(周、旬或月份的序数)。

  条码的放大系数为0.80~2.00。

  条码符号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条色应采用深色,空色应采用浅色。白色作空,黑色作条是较理想的颜色搭配。(颜色搭配见GB/T 12906—2008,表8)

封一的左下角的详细位置

封四的右下角的详细位置

  12. 封面上标志项目中的数字应按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

  13. 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 mm时,应按照GB/T 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一般采用纵排;若书脊厚度小于5 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15 mm的范围内。

  14. “增刊X”字样应排印在封一、目次页版头、页眉和版权标志块等位置。

  15. GB/T 9999《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CN

  • 第二部分:ISSN

  • CN可与ISSN一起印制或显示,格式如下: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前缀CN和6位数字组成(2位地区代码,4位地区序号)。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地区代码与地区序号用半字线“-”隔开。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分类号置于数字之后,用斜杠“/”隔开。地区序号1000~5999用于期刊(印刷版)。

  CN XX-XXXX/YYY

  CN号印制与显示字号:

  字号应不小于5号字。

  固定印在版权页(块)、目次页、封四下方等任意位置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部分由前缀ISSN和8位数字组成。ISSN与8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8位数字分为两段,中间用半字线“-”隔开;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国际标准刊号不反映连续出版物的语种、国别或出版者。

  ISSN应印刷在出版物的封面右上角、题名页、刊头、版权页(块)或目次页和封四下方。

  16. 期刊封皮(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广告宣传品、包装装饰物,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向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发行的期刊,可以用简化字的一律用简化字,如需繁体字版本的,必须报新闻出版署批准。

  整理出版古代书籍、书法艺术作品等不适用有关封面文字的相关规定。但在申请创办时,刊名字样经审定符合规范批准后方可使用。

  期刊刊名及封皮、包装装饰物、千字以内广告宣传品,使用不规范汉字1个字以上(含一个字),半月刊2期以上,月刊、双月刊、季刊1期以上,根据情节轻重,要处以责令改正、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二)版权页的标准和规范

  1. 在每期的封四下方或者其他固定位置排版权标志,内容应包含:

  • a) 刊名;

  • b) 刊期;

  • c) 创刊年份;

  • d) 卷号(或年份)和期号;

  • e) 出版日期;

  • f) 主管者;

  • g) 主办者;

  • h) 承办者或协办者(必要时);

  • i) 总编辑(主编)姓名;

  • j) 编辑者及其地址;

  • k) 出版者及其地址

  • l) 印刷者;

  • m) 发行者;

  • n)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o) 增刊批准号(必要时);

  • p)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和商标注册号(必要时);

  • q) 定价(必要时)。

  2. 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文期刊,版权标志应采用相应的文字。

  3. “增刊X”字样应排印在封一、目次页版头、页眉和版权标志块等位置。

  4. 姓氏笔画排序规则(排序工具:word、excel)

  笔画数由少到多的原则。

  笔画数相同的,按姓氏起次笔排序的原则。按一(横)、丨(竖)、丿(撇)、丶(捺、点)、冖(折)的顺序排列。同姓一般以姓名的第二个字的笔画多少为序。

  姓氏的笔画数相同、起次笔顺序一致的,按姓氏的字形结构排序的原则。先左右形字,再上下形字,后整体形字。

  对于姓氏的笔画数相同、起次笔顺序一致,且字形结构相同的,左右形汉字的排序要遵循——按“左偏旁”笔画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定之原则;杂合形汉字的排序要遵循——按“杂合偏旁”重心所在点位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先后次序排定之原则。

  (三)目次页的标准和规范

  1. 期刊每期应编有独自成页的目次页。目次页不宜编入期刊正文的连续页码(为多页并有必要时可用罗马数字单独编码)。

  2. 目次页包括目次页版头和目次表。

  目次页的版头应标明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半月刊、旬刊、周刊还应标明“日”)。

  3. 期刊的目次页宜放在置于封二后的第1页,如需转页,应转到第2页。

  4. 目次页也可以印在封一、封二、封三或封四。其所在位置应各期相同,如有必要变更时,应从新一卷的第1期开始。

  5. 目次表起始于封一时,如有转页,应转到封二或封四。

  目次表起始于封四时,如有转页,应转到封三。

  6. 目次表应列出本期的如下内容:

  各篇文章的完整题名及副题名(包括论文、评论、图片、通讯、消息以及补白和更正等);

  著者姓名;

  各篇文章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

  7. 根据需要,目次页可用1种以上的语言给出。

  8. 广告宜单独编制广告目次。

  9. 目次表的各条目可按内容的重要性分为主要条目组(主题文章、图片、评论等)和次要条目组(通讯、消息、补白、更正等),也可按栏目名称将条目分类编排。

  10. 目次表的主要条目应包括题名项、责任者项和页码项(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次要条目包括题名、起始页码;广告目次只列广告发布者名称和起始页码。

  11. 目次表条目应与其对应的内容一致,一般按题名项、责任者项、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的顺序排列;也可将所在页码置于题名项前。

  12. 在题名项和责任者之间宜留空或以细点线连接。

  13. 责任者项为多责任者时,各责任者间可用逗号隔开或者留空。

  14. 译文应在题名后加注原著语种标志,原著责任者的译名后用圆括号注明其国别。

期刊出版形式错误案例分析

  1. 封一缺主办单位

  2. 封面上(封一或封四)条形码位置有误

  解析: 封一的左下角,也可为封四的右下角

  3.外文期刊的封一缺中文刊名。

  解析: 外文期刊的中文刊名为并列刊名;规定外文期刊应在封面同时刊印其中文刊名;封一应标明并列刊名。

  4.封面上标志项目中的数字用了汉字数字。

  解析: 封面上标志项目中的数字应按规定用阿拉伯数字(GB/T 3179—2009,5.3)

  5. 封一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注:两个标准部分阐述有不一致之处)。

  6.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格式有误。

  ISSN与CN号一起印刷时,中间缺横线;

  ISSN、CN号与数字之间应有半字空;

  数字中间应用半字线“-”各刊,部分刊物用了一字线“—”隔开;

  CN号缺斜杠和分类号。

  7.刊名汉语拼音缺或者有误。

  中文期刊缺刊名的汉语拼音,可印在期刊的适当位置(如封一、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内)。

  汉语拼音刊名按GB/T 3259—1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的要求。

  8.中文书刊名称拼写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因设计需要,也可以全用大写。

  《上海大学学报》

  × ShangHai DaXue XueBao, Shang Hai Da Xue Xue Bao

  √ Shanghai Daxue Xuebao, SHANGHAI DAXUE XUEBAO

  虚词与其他词语分写,小写。因设计需要,也可大写。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 Yingyong Shuxue Yu Jisuan Shuxue Xuebao

  √ Yingyong Shuxue yu Jisuan Shuxue Xuebao

  √ YINGYONG SHUXUE YU JISUAN SHUXUE XUEBAO

  《应用数学和力学》

  √ Yingyong Shuxue he Lixue

  9. 书脊上有缺项(刊名、卷、期、出版年份);书脊上文字排印方式有误。

  解析: 书脊名称一般应采用纵排,外文和汉语拼音按外文习惯排印(GB/T 11668—89)。竖排文字中的阿拉伯数字按照顺时针方向转90度(GB/T 15835—2011)。

  10.目次页的版头缺出版年

  解析: 应标明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半月刊、旬刊、周刊还应标明“日”。注:有的期刊不列卷,是可以的,不应计错。

  11.三个作者以上时,只列出三个作者,后面用“等” 。

  解析: 对于责任者的要求,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中删去了老版“如遇3人以上多著者,也可以只列出3人,后加‘等’”的语句,此外,该国标4.2中明确指出“目次表条目应与其对应的内容一致”,所以应列出全部作者。

出版形式质量扣分标准

  关于出版形式质量,《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给出了详细的差错类型和扣分标准,详见如下。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