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业内资讯

业内资讯

2019 | 看古籍旧书收藏市场的变化

时间:2020-1-7 17:16:19点击量:1084次

选自:藏书报微信公众号  文字:孙绍林  编辑:张颖

  这里所说的“古籍”,仅指普通形制的古籍,不包括敦煌遗书、佛教古籍、碑帖拓本、古地图、少数民族语言刻本、域外刻本等。这些普通形制的古籍,又仅指书写、印刷于1912年之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但是,藏家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受到1912年这个时间点的约束,大家很自然地把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书籍也列入了收藏范围。

  古籍拍卖场内、场外,凡可读、可用、可展示的书籍,无论时间早晚,均可获得藏家的积极认可。我们以“古籍旧书”统称之。或者说,当我们谈论古籍收藏时,也可能同时谈论了旧书的收藏,因为在藏家的眼中,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019古籍旧书收藏市场进入机遇期

  01

  市场基础

  藏书的传统记忆,正在明显地恢复

  2019年,各地图书馆有很多不同主题的古籍展览推出。这些展览不但赢得圈内专业人士的肯定,还吸引了许多公众。其中,最具有全国关注度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大展汇集了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300多种珍贵典籍文献,许多业内人士都多次参观,收获极丰。此次大展的深意,不仅在于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典籍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也在于它的背后是全国公众对于中国藏书传统的记忆回潮。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传统文化典籍的收藏传统一直在缓慢的复苏中,但2019年所爆发出的公众热度,几乎是空前的。

  随着整个公私收藏体系积极地开展相关活动(包括影印出版、展览展示、相关的文化衍生品商业开发等),爱古籍、藏古籍、读古籍、用古籍的参与者数量,也正在大大增加。根据某拍卖企业的统计,2019年,这家企业古籍会员的网络注册数量接近1万人。这个数量,大致是10年前的5倍。这说明,古籍行业的活跃者,仅从人员数量上说,已经大大地扩容,这是市场繁荣的好现象。要知道,每个活跃的市场参与者至少可影响周围的10个人,这样粗略地估算,古籍行业的全部关注者,可达十万人之多。在古籍之外,旧书的关注者就更为广泛了。

  可以判断,古籍关注者在数量上的扩容,会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有人认为,这种扩容存在“天花板”。但我认为,古籍和旧书的“分界点”,仅仅是一个认识的界定,从历史规律来看,藏书的年代下限,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推移。所以,当藏书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习惯,“天花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收藏古籍旧书,对于现在才刚刚温和地脱离“地板”的古籍旧书收藏,谈“天花板”还是极其遥远的事。但是,旧书虽然多,转化为古籍却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当越来越多的人相对迅速地进入这个市场,当藏书者开始“藏而不出”,可供交易的古籍数量就会变少。无论是从短期、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古籍都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更加稀缺的文化资源和商业资源。这在交易价格上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02

  基本判断

  本轮下调行情,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在2019年的古籍拍卖场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少量老面孔悄然隐去,但也有更多的新面孔在加速地参与进来。这些新进的人士,既有年轻人,也有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中老年人和商界人士。任何一类艺术品的行情变化,都会集中地体现在拍卖场上。拍卖的基本功能,除了达成交易,更在于价值发现和价格引领。2019年,敏感的藏家可以发现,少量指标性的古籍品种,价格已经开始脱离底部,甚至悄悄地跑向前一波的行情高点。这是一种值得密切跟踪的行情线索。

  2019中贸圣佳秋拍现场判断行情的位置,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是看指数。包括古籍在内的艺术品拍卖交易,即便已经有了市场指数的发布,也很难说这种指数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因为艺术品市场不同于股市,不存在可以连续地显示艺术品行情变化的指数。如果跟踪艺术品的市场指数,可能要跟踪好几年才能隐约看出市场的长期趋势,但那样便已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了。另一种思路是看成交价排行榜,即今年的天价成交和往年相比,又多了多少种、多少钱,以此判断行情趋势。但这种方式不排除某些板块的总体行情变化会推动少量天价成交,天价成交不一定意味着行情总体的好转,因为我们无法判断,天价成交的背后有哪些无法获知的信息。所以,这种思路存在误判的可能。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观察中等价位主流品种的行情走向。因为中等价位的古籍旧书,是成交量和成交额的主体,相对来说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市场状况。这样,就需要古籍拍卖的参与者,建立各自古籍行情的“主流品种跟踪池”,从而综合判断行情的位置,提供客观标准的参照。在我个人的“品种跟踪池”中,医书里面我选了《本草纲目》,明代古籍中我选了凌闵套印本,这都是业内藏家熟悉的经典品种,且其行情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某一场拍卖会的某一种标的上,而是在2019年的多场拍卖会上,都呈现出类似特点。《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中,以清光绪张氏味古斋刻本《本草纲目》为代表。2018年时,在拍卖场外成交,不足10万元都可以拿到一套。但是在2019年下半年,某拍卖公司的10月、12月两个古籍专场上,该书同一版本的落槌价分别达到18万元和39万元。即使是放在前一波行情的高潮期,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再以明代凌闵套印本为例。前一轮行情高点时,双色套印的原装无衬本,曾达到每册5至10万元,三色的价格更高一些。2019年下半年,北京某拍卖会的某件明万历闵氏三色套印本(经现场细查实物,实为三色四次套印本),6册无衬,仅以10万元落槌。几乎同期,在上海某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凌氏双色套印本,12册无衬,竟以44万元落槌。这显示出,对于这个板块,市场判断产生明显分歧。然而,经历过至暗时刻之后,分歧本身也是行情处于底部区域的重要特征之一。

  回顾2019全年,无论拍卖场内、场外,总体上说,虽然行情没有出现普遍的启动,但自2011年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调整以来,古籍旧书的价格继续向下的空间已经极小。这是在总体上的判断。经典品种之外,个别古籍的价格起伏,永远会有。

  中贸圣佳拍品:清雍正五年(1727年) 御定子史精华一百六十卷 (清)允禄等奉旨纂2019年,叠加了网络销售渠道对拍品来源的严重分流等因素,对于各个拍卖公司来说,中低价位古籍旧书的拍品征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预计2020年,各拍卖公司征集古籍旧书的难度,会比2019年要略小一些,因为一些资金吃紧的大藏家有可能适当地放出部分藏品。然而,新进入和站在古籍圈的门口跃跃欲试的潜在藏家,从数量上看,有明显增长,这可能推动古籍成为更加稀缺的收藏品种。2011年以来,古籍旧书的本轮行情下调最悲观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新一轮的市场信心,正在温和凝聚。当新一轮行情大力度启动之后,总体价格水平可能最终将超越,甚至远远超越2011年左右的前一轮行情高点。

  03

  跟随趋势

  结构性机会将成市场主流

  每一轮行情的发展,都会有相似之处,更会有不同之处。在2011年之前的那一波行情攻势中,明代白棉纸本、清三代内府本、精写刻文集、红蓝印本、活字本等,共同构成了上涨的急先锋和主体。自高点下调8年以来,古籍旧书藏家的喜好也在发生着“强劲而多元”的变化。

  回顾2019年,全行业变得更加冷静、理性、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是,多元化的收藏主题正在形成。通俗地说,经典的好东西,仍然是好东西,但是,藏家喜好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前一轮。比如,宋元珍本是稀缺的、年代久远的,当下一轮行情启动,它们必然还会受到追捧。但是,宋元版不会成为市场交易的主流,因为这个板块存量稀少、价格高昂,具备接手实力的下家自然也少,流动性并不好。所以,此类品种几乎可以和中等价位的古籍品种视为并不相同的两个细分市场。再比如,上一轮行情中的上涨主体品种,主要是通过外观来显示其价值点,比如纸墨、雕工、品相等。可以预见,当行情再起,它们仍将受到重视。毕竟,外观因素是新进藏家最容易接受的评判标准。

  伍伦春拍拍品但是,外观因素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价格决定因素,或者说,仅仅依据外观因素进行古籍旧书的收藏或投资买入,已经远远不够了。外观因素仅仅是进入古籍圈的敲门砖,老藏家早已经过了单纯靠外观进行价值判断的阶段,而新藏家很快会成为老藏家。这就意味着,在外观之外,我们要格外重视古籍的内容价值。2019年,以“内容考量”为标准的收藏和投资态势,逐渐深入人心。在藏书人眼中,古籍越来越呈现出它们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本来面目和实用价值。2019年,有几个专题的收藏门类较为显眼。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文化传承类、史料研究类、商用专题类、逐次怀旧类。文化传承类较为宽泛,如家谱类、中医类古籍,大致属于此类。史料研究类最为突出的,主要是地方志书类古籍,由于志书的内容包括万象,不仅研究地方文献的藏家有实际需求,而且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历史载体,具备典型的多领域实用价值。商用专题类以琴、茶、酒文化为代表,由于其贴近生活,既可显示文化品位,也可衍生商业价值,故而成为商界人士切入古籍圈之始,是比较容易接受的门类。逐次怀旧类古籍旧书以民国演义小说为代表。在收藏界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即每一代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典型生活记忆的实物载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次地成为收藏热点。在国内来说,红色收藏、连环画收藏都体现出这一规律。目前,古籍旧书收藏市场,对于买家来说,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无论任何投资市场,当所有人已经就行情上涨达成了共识,这轮行情其实已经离开底部很远,进入了中期。最好的买入机会,藏在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正处于最悲观的时候。当最悲观之后开始产生分歧,那往往是市场启动初期的信号。如果你是一位深具独立判断力和行动力的右侧交易者,必会知道这个难得的机遇期的价值。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