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徐州日报 2018年11月18日
公宬私藏,和隋之珍,文脉传承,故纸留芳。11月16上午,中国(徐州)首届古籍文献交流展暨藏书文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徐州艺术馆开幕。为期三天的活动集古籍文献展览、学术研究讨论、交流销售拍卖于一体,来自中国古籍保护机构、图书馆、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藏书家,与全国数百个古籍文献商家汇聚徐州,共襄藏书文化和藏书事业发展,推动古籍文献有效保护。
此次活动指导与主办单位为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徐州美术馆、徐州工程学院、《江苏文库•史料编》编委会、藏书报社、孔夫子旧书网、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
在徐州美术馆举办的古籍文献交流展上,孔夫子旧书网、藏书报、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等机构联袂参会,国内200余位古籍文献收藏家携宝亮相,专辟的徐州古籍文献展区彰显出古城深厚的人文底蕴;红色文化纸品交流会上,与徐州有关的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文献吸引了众多本地买家。
16日下午由徐州工程学院、《江苏文库•史料编》编委会、《藏书报》社、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徐州首届藏书文化高峰论坛在徐州工程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图、上图、南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古典文献学、图书馆学、藏书文化相关学术领域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和著名藏书家60余人济济一堂,研讨中国藏书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倡导民间藏书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开辟古籍文献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新路径。河北红色文献收藏家张清华做了《革命文化传承与红色文献收藏》的专题报告。
论坛中,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等专家提出应重视公藏与私藏的协作互补作用、将民间收藏列入国家古籍保护范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宋平生等专家对古籍文献的文化传承价值作了阐释,对专题化、个性化民间收藏和古籍拍卖、交流、展示等活动的意义给予了肯定;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王红蕾介绍了古籍文献保护对引导社会力量助力藏书文化建设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徐州古方志丛书》主编赵明奇表示,古籍文献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藏书的最终目的不是秘而不宣而是传道布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承担“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教授说,在徐州举办的此项文化盛举,实现了藏书文化研究专家、收藏家、拍卖行业人员等多方面对面交流,携手合作共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与时俱进的藏书业,对推动中华典籍全面有效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7日上午古籍文献及艺术品拍卖会上,700多件古籍文献和近现代书画中,众多首次上拍的精品珍品引发多轮竞拍。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