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da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业内资讯

业内资讯

传统期刊还有潜力可挖 未来发展重点是服务

时间:2017-7-27 17:42:48点击量:2100次

选自2017年7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这些耳熟能详的期刊陪伴了几代中国小读者,也缔造了无数的销售神话。近两年,新媒体崛起,传统期刊业受冲击严重。为了迎难而上,作为这些经典期刊的主办单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选择了打破固有发展框架,制定了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书、报、刊、新媒体深入融合的发展路径,不仅保证了这些经典期刊、报纸的原汁原味,也让这些经典刊物“老树发新芽”,继续滋养着新生代的读者。中少总社也因此获得了新的赢利增长点,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闭环。

  经典原味不能失 融合路径也要有

  “传承经典就是将经典的‘味道’继承下去,像是全聚德烤鸭,现在的味道和100年前是一样的,它变化的只不过是包装与附带的配料。”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对于经典的传承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举例说,中少总社有些报刊的创办理念是“为孩子说话、让孩子说话、说孩子话”,以此衍生出了知心姐姐、动脑筋爷爷、小虎子、小灵通4个卡通形象,满足着孩子们的不同诉求。这种从孩子角度出发的理念至今还在延续着。

  中少总社现拥有包括《中国少年报》《幼儿画报》《儿童文学》在内的5种报纸,13种期刊。其中不少刊物历史悠久,如《中学生》杂志创刊于1930年,《辅导员》杂志创刊于1954年,《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这些刊物承载了历史的文化光辉,滋养了几代中国读者。

  对于这些刊物来说,延续是不够的,传承后的继往开来才是未来发展之重。5报13刊多年积累的“内容金矿”背后,所依靠的是一种融合凝聚力。它需要的是将内容生产中的各节点共通连接,满足当今读者的多样需求。如果还是用以往传统的线性内容生产思路,不仅原有的内容优势不会得以有效开发,还会面临失去的风险。

  不想失去,就要打破一些旧模式,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在报刊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少总社也开始了自身的业务模式创新。首先中少总社所有内容根据受众需求制定了新的出版体系。2007年,中少总社以《幼儿画报》为基础,把所有的内容资源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低幼读物出版中心”,2016年该中心的码洋为5.8亿元。而2009年年底以《儿童文学》为基础,成立的“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中心”,在第二年就出版了50多种儿童图书,畅销佳作不断。5报13刊逐渐形成了三大产品群:大众读物产品群、校园读物产品群、少先队读物产品群。这种做法带来了书刊销量的增长。

  融合发展在中少总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中也非常突出。李学谦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少总社正建立“少年儿童出版智能采编系统”,所有的素材进入系统后,编辑进行加工,形成没有语言、知识上错误的半成品,然后产品编辑根据这些半成品的属性分发到图书、报刊、微信、微博等渠道,让读者能够得到及时、便捷、准确的知识服务。“这有点像小的‘中央厨房’,采集、整理、加工、推广等流程得以重组,形成新的体系。”内容采集渠道的畅通让中少总社新媒体发展迅速,目前中少总社共有微信公众号27个,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微信矩阵群。其中,《中国卡通》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人,“中国红领巾”在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也有40万粉丝量。这些新媒体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传统媒体,随之形成新的知识服务,又产生了新的赢利模式。

  以服务推动产品 让刊物更有特色

  《中国卡通》目前平均月销量为50万份,销量在全国同类型期刊中排在4—5名。这个创办于1996年的动漫杂志实际上几经沉浮,最终其以《儿童文学》的漫画版定位,纯美、积极向上的漫画风格站

  稳了脚跟。“这种风格也容易让家长接受,不会产生反感。”《中国卡通》主编胡纯琦补充道。除了定位,其在定价上也有所考量,“一般都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段读者用零用钱买这份杂志,所以他们对于价格十分敏感。”因此,李学谦就建议这份杂志低定价,以量占据市场,再用多元的出版服务,加以辅助。

  这项策略很快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销量稳定后,《中国卡通》随即打造了多本漫画图书,年均出版种类近70种。这其中也涌现了不少的畅销书、长销书,它们的出现弥补了刊物定价过低的缺点。《中国卡通》的媒体融合发展,还包括IP打造。比如已在刊物上连载了四年多的漫画《蓝漠的花》,中少总社拥有其所有人物形象的知识产权,先是结集推出漫画单行本,总印数超过50万册,之后又推出了文字版,海外版权也卖到了马来西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接着开发了《百无哥哥教漫画》的衍生品大礼包和网上视频教程,今年还推出了《蓝漠的花》动画片,全9集,第1集2017年7月17日在芒果TV首播,仅仅一天时间,观看就超过了100万人次。同时衍生品、大电影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中国卡通》的整体实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卡通》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微

  商城、漫画订阅服务让其每天收入超过1万元,而且赢利形态也在进一步丰富。

  这种以服务带动产品的策略还发生在《幼儿画报》,去年《幼儿画报》年定价从252元涨到了360元,虽然定价提高了,但是销量却跟着上去了。同时,其附加服务也提高了,现在《幼儿画报》每一期都会有一辑绘本,家长只要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微课堂,看专家如何讲解绘本。“幼儿园没有绘本教材,但是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这就是读者的需求。所以,我们改版增加绘本,每一期都有故事,配合微课堂效果很好。”《幼儿画报》主编张晓楠表示,正是发现读者服务的痛点之后调动资源、满足需求,才找到了刊物特色。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对于读者需求变化是否敏感。

  近两年,队报、队刊的发展出现疲软,而全国性队报、队刊如《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中国中学生报》《少先队小干部》《辅导员》都在中少总社。李学谦为此特意探究了队报、队刊的发展模式,指出内容创新不足,读者需要没有及时供给,融合发展太慢是主要症结。

  为此,2016年11月,中少总社成立了“少先队读物出版中心”,以全国性的队报、队刊作为基础,把这些刊物的优势集中起来。李学谦觉得队报、队刊出版实际上就是专业出版,要将内容传播与培训推广相互融合,以知识服务为主要内容。为此,中少总社启动了少先队网络资源包的建设,将少先队活动课、礼仪课、主题教育资源包,整合在一个资源包。“我们通过几方面整合,实现整个少先队工作、学生成长、辅导员学习几方面的融合。”李学谦补充道。

  现在李学谦想将中少总社看成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产品是基础,但是在产品基础上衍生出的服务才是重点。“传统期刊实际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而未来的重点就是服务。”

 

 

 

版权所有: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54号   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090010 冀ICP备11018237号-5

×
// initFloatTips();